大蓟和小蓟,在草世界属于刺头般的存在,绝对的特种尖兵,代号威名远播,响彻大江南北。
大蓟又名虎蓟,马蓟;老虎俐、山萝卜(华南),千针草、野红花(华东),猪母刺(福建),土红花(四川)等。
小蓟又名猫蓟,民间俗称刺角芽,刺角,又叫刺儿菜,刺蓟,刺蓟菜等,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,中欧,东欧,俄东,日朝等地区都有分布。
二者在功效上都有凉血止血,可用于血热所致的出血症状;兼有消散痈肿,可处理热毒疮痈的问题,临床上表现略有侧重:大蓟侧重消肿,小蓟突出表现在治疗尿血和血淋等。
从宗族上来论,都属于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但不是一个支脉。大蓟是宿根,小蓟不是。
接下来我从生理学方面给大家剖析,以根、茎、叶、花的角度来感受一下他们的极致拉扯。
就根而言:大蓟根簇生,为长纺锤形;而小蓟细长根,无纺锤状、块根。
茎部表现:共同点茎呈圆柱状,但大蓟茎粗,直径约4-12㎜,髓部,茎高50-100CM,有纵条纹,批白色软毛,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,下表面色浅;而小蓟茎细小,直径2-5㎜,断面中空,直立高25-60CM,具纵棱,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。
从叶来看:共同点叶互生,叶缘有刺,都是长椭圆状,但差异亦明显。大蓟根生叶倒卵形,长15-30厘米,羽状深裂,裂片5-6对,先端尖,基部渐狭长,两侧有翼的扁叶柄;茎生叶较小,下表面密被白绵毛。而小蓟叶是披针形,长7-11厘米,宽1-3厘米,无柄或者有短柄,先端短尖,叶全缘或疏齿裂,裂片程度远远浅于大蓟,每齿具备金黄色小针刺,刺长远远短于大蓟,而且叶片两面均有白绵毛。此外,叶缘,大蓟较硬,处之刺手;小蓟较软,处之不刺手。
以花的差异来结尾:花色都是紫红,但大蓟花两性,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,筒状花冠;而小蓟花单性,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顶生,总苞钟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