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原籍湖北襄阳,后徙河南巩县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唐肃宗乾元二年(759年)岁末,杜甫由朋友的资助,定居在成都的浣花溪畔。在四五年的居蜀期间,诗人由于生活比较安定,时或写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。这些诗大都写得情致妙肖,入化传神。
作于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春的《春夜喜雨》,堪称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品。该诗深情地赞美了一场知时节的好雨,生动地描给了春夜的雨景和雨后繁花似锦的蜀都,流露出诗人难以抑制的喜悦心情。全诗如下:
《春夜喜雨》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诗题中的“喜雨”二字是偏正结构,“喜”字不是动词,是好雨的意思,也是《诗经》中所说的“灵雨”。
首联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”, 翻译成白话是:好雨来得像是知道适应时节,正当春日万物在萌生。
正当人们渴望春雨的时候,它似乎知道人们的心愿,特地殷勤而及时地赶来了。诗人所以赞美它“好”,是因为它“知时节”。
其实,雨是自然现象,本来是无知无情,而诗人却偏偏说它有“知”,运用拟人修辞方式,赋之以感情和性灵。诗人笔下的春雨写得这样活脱、生动,富有情致,与诗人独运的匠心,欣喜的心情分不开。
颔联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,翻译成白话是:伴着风在夜间悄悄地下着,滋润万物而轻细无声。
这里写听觉。诗人以极细腻的笔触,形神兼备地摹写了春雨所独具的神采风貌。当人们还没有觉察之时,它伴随着春夜的微风悄悄地降临,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。唯有微风中的细雨,才能滋润万物,草木禾稼才能受益,足见这是一场好雨。
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如果是春雷滚滚,狂风大作,尽管也是春雨,但对万物就会有损伤。因此说这雨是“潜”、“细’,写得脉脉绵绵,传出春雨之神。
诗人所以写出如此工细的佳句,这和作者深入地体验客观景物、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卓越的艺术技法密不可分。否则,是难以把握景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气质的,当然更谈不上刻画传神了。
颈联“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”,翻译成白话是田野小路上笼罩着黑云,只有江上渔船夜火独明。
这里写视觉。诗人平视远方,郊野小路辨不清,简直是一片漆黑;仰观天色,只见雨云密合,也是一片漆黑。
就在这被黑暗包围的浓重夜色中,忽地发现停泊的江船独自闪耀着一星灯火。
诗人在这里为我们生动地给制出一幅绝妙的锦城春郊夜雨图。诗人“以画法为诗法”,大胆设色,以黑色作为全幅画图的底色,然后借写渔火再涂上一点橙红,从而起到强烈的比衬烘染作用。
这幅画面是何等鲜明,色调又是多么和谐!进一步暗示了这场雨无疑是一场好雨。因为天公作美,雨意未收,看样子,要下个通宵,而不是乍雨放晴。
这十个字,表面上没写雨,但细细玩味,实际上咏夜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。
尾联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”,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:清晨遥望那湿湿的红花,繁花点缀了美丽的锦官城。
写雨后晓景,全是想象之词。经过一夜好雨的润泽,万物发荣,特别是足以代表浪漫春色的繁花,它们缀满枝头,在初阳照耀下,闪动着五光十色的水珠,有的含苞欲放,有的蓓蕾初开,有的绽出笑脸。
你看锦城内外,到处一团团,一簇簇,色彩是那样鲜艳照眼,简直汇成了花的海洋。这些都是春雨之功!这里,诗人驱遣生花的妙笔,审慎地精选了“红”,“湿”、“重”三个字,准确地描绘出雨后春花的特征。
这首诗从夜晚写到天明,而着重在夜晚。诗人居然把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和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写得真切入微,可触可感,热情地赞美了春雨的功用,生动地描述了百花竞放的欣欣向荣的景象,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浓郁而健康的情趣,透露出诗人对自然,对生活的热爱,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憧憬。
全诗无一字不是春雨,无一笔不是春夜喜雨,艺术表现力之强,堪为典范。